loading...

Filter017@新北市文化季刊-專題採訪

2013/10/08
Filter017@新北市文化季刊-專題採訪

相當榮幸 Filter017 這次受到新北市文化季刊邀請,有機會能夠在政府的刊物上分享暢談創作與創業路程的一些甘苦與經驗,
也非常感謝這次負責專訪的台大新聞所記者-許文貞小姐,相當細心且專業的訪談和整理,
使得最終刊登呈現出的文章與內容詮釋的相當精闢且精準,用字遣詞中字字句句看得出用心細膩之處!

有興趣的朋友可查詢於2013年9月18日發刊的「新北市文化季刊」第11期


新北市文化季刊011 - Filter017 專訪內容

Filter017 - 美式皮,在地骨;潮流殼,設計魂 

文字:許文貞
攝影:許文貞

在美式復古街頭潮流的背後,用臺灣的文化脈絡「整理/過濾」出自我的品牌價值。以設計主導的品牌思維,在地設計品牌「Filter017」即將迎來創立第一個十年。

主文:

在臺中市一中街鬧區附近、三民路旁的巷弄內,有一家美式街頭風格的商店「Filter017」。乍看有著時下潮流品牌的外表,然而在活潑的美式街頭風格背後,隱藏著的是縝密的設計和品牌思維。2004年品牌成立至明年即將滿十年,兩位七年級前段班的創始人「Enzo」林易慶和「Wen」柯婉雯,一起走出了一條過去年輕設計師不敢想像的路。

品牌名稱「Filter017」,結合了設計主軸的「過濾/整理」的概念,和設計師林易慶名字的諧音,最早其實源自於林易慶的個人部落格。延續學生時期班上同學共同發表的創作平台的概念,林易慶與柯婉雯在大學畢業後,在平日的設計工作之餘,依舊創作不輟,發表在林易慶的部落格上。努力創作了一段時間後,被國外的平面設計界偶然注意到,開始了未來一連串與國外品牌的合作。

「剛開始是國外的平面設計師看到我們的作品,想跟我們交換貼紙。」林易慶解釋到,平面設計多半以成本較低的印刷方式呈現,將圖樣印製成貼紙之後,發現成品品質極佳。「原本以為貼紙這種東西誰會要買,不都是贈品嗎?」沒想到有人看到他們贈送的貼紙後,表示希望能花錢購買,也成為林易慶和柯婉雯將「Filter017」的設計作品「產品化」的契機。






美式風格 設計路上攜手同行

林易慶和柯婉雯兩人自大學相識,就讀臺中市嶺東技術學院(現為嶺東科技大學)的視覺傳達設計系。同樣喜愛美式風格的兩人,在大學之前卻走著不太一樣的路。柯婉雯是新北市新莊人,從小愛畫畫,在復興美工求學的時期,接受了嚴謹的美術訓練;林易慶是臺北市人,雖然小時候也喜歡塗塗抹抹,高中剛開始卻在當時的職業趨勢下選擇念電子科,然而「焊東西一直焊到爆炸」,林易慶笑著說,直到發現自己實在不適合,改念強恕高中美工科,才讓踏上同一條路的兩人在大學相遇。

專精繪圖的柯婉雯,和專精設計創意的林易慶一拍即合。「我們的風格都偏向美式。」小時候電視上播的歐美卡通,舉凡「菲力貓」、「大力水手」和迪士尼動畫等等,俐落的線條和鮮明的色彩風格,深深影響著兩人的創作。「就連當年很紅的日本動畫其實也是吸納美式的風格。」於是在臺灣的文化脈絡中誕生的美式街頭風繪圖,融合西方與東方元素,在兩人的整理與碰撞之中設計屬於「Filter017」出獨特的圖樣。

「兩個人一起工作,有利也有弊。」有的設計師一個人就可以獨力完成「設計」和「繪圖」,他們卻需要兩個人才能完成,但林易慶認為好處是「我們這樣比較活一點」。因為即使主要的創意是由林易慶提出,主要的繪圖由柯婉雯執行,但在創意成形的過程中,十多年的默契讓兩人習慣彼此討論激盪。「從一開始我們就強迫自己要與對方合作分工。」目前能發展成設計品牌的團隊,也是因為兩人早已習慣任何人在任何時間點加入討論,接受他人的意見,注入新的元素,發展出的產品衍伸性較強,可塑性大。

從設計創意到品牌思維 有共鳴的「商品」

林易慶和柯婉雯在畢業離開學校之後相繼進入設計公司工作,第一次接觸到「品牌」的概念。當時正值街頭潮流塗鴉流行,許多公司有圖樣的需求,於是找上接案的設計師們繪製圖樣。然而有時候接案的繪圖工作自己並不喜歡,才開始思考有沒有發展自己品牌的機會,在工作之餘也不忘與人討論,建立起未來創業的人脈和團隊資源。

然而「Filter017」最初從製作貼紙、明信片之類的低成本印刷品入門,到後來進一步發展到多樣化的T恤、各式帽款等服裝配件,其實是因為「被氣到」。「品牌私底下認為代工的設計師只是『工具』。」林易慶說,當他們開始想往服飾發展,做更多的產品嘗試,卻被品牌公司認為是「外行人」。由於平面設計師普遍不懂得產品的材質和製成的流程,更遑論銷售、品牌和經營,「既然撐不了多久,何不乖乖代工?不要來擾亂市場。」

許多品牌公司是「製造」和「通路」出身,有一定的商業資源可運用,然而林易慶以設計人的視角看出,這些公司缺乏的是設計的核心價值,只會跟隨流行複製別人的創意。「設計應該是要消化別人的東西之後,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看到市場上缺乏設計主導的服飾品牌,讓林易慶和柯婉雯躍躍欲試。

林易慶指出,「設計師真的很難成為商人」,因為設計的藝術本質和商業思維其實非常矛盾。然而一個以設計為核心價值的品牌,若能採取「異業結合」的合作模式,與品牌公司共同開發產品,就不需要真的自行研發產品線。「這是國外有很多藝術家或設計師採取的方式。」國外的設計和藝術自此從象牙塔走向街頭,讓更多人從中得到共鳴,品牌公司也開始相信設計師和藝術家帶來的行銷效益和附加價值。林易慶認為,才是設計師和藝術家該走的路線。

由於外國品牌廠商和設計界有主動尋求合作的習慣,早從2004年起,「Filter017」的圖樣設計就屢屢被外國公司相中,合作的廠商從塗裝玩具到機車改裝零件都有,在國際間頗有知名度。然而由於臺灣的業界多半是買斷設計師的創作,不習慣以異業結合方式聯名合作,即使「Filter017」想以設計品牌的思維出發,林易慶在與業界交涉時沒有籌碼,只好退而求其次,先開發自己的產品線,建立起品牌的知名度。近年來更數度與各式知名品牌合作聯名款(例如Adidas和Nike等),但在臺灣的異業合作經驗還在緩慢的累積中。



整理過濾 元素混搭

「一開始我們都很煩惱,究竟該如何把一個沒有經濟價值的『藝術』,變成有價值的『設計』產品。」林易慶說,「早期先觀察,看那些產品適合我們的風格,就試做看看。」有時候圖樣本身好看,放到產品上效果卻不好,有時候則是要換一種方式製作,兩人都覺得,直到「Filter017」創立九年的此刻,都還是以實驗性的嘗試居多,加上產品單量少,製作成本跟著被抬高,實質上還是沒有獲利。

以設計價值為主的「Filter017」,不盲目跟隨流行,在「潮流」流行文化的包裝下,還是在臺灣的市場中顯得格格不入。「臺灣的設計風格區分的很細,主流的設計圈認為我們是膚淺的流行文化,不覺得我們是設計;潮流品牌又覺得我們太設計思維,不合它們要求快速流行的趨勢。」難以被歸類的「Filter017」,即使有自己的品牌定位,在臺灣的分眾市場中卻成為「邊緣人」。

但對林易慶和柯婉雯來說,人的風格是混搭的,是經過自我「整理」出來的。「一個人可能喜歡穿著小清新的風格,同時也喜歡很爆炸激烈的配件。」基於這個想法,「Filter017」著手於多元的產品開發,將美式復古和街頭風格元素用不同的方式運用到產品上。除了基本的服飾,還有各式小物周邊配件,從服飾物件等較平面的印刷,到皮件的壓印、竹製品或木製品的雕刻,搭配不同的產品質材,讓每個人都能在他們的設計風格中尋找適合自己的元素。

除此之外,兩人更將設計主題結合各式當代思潮,例如反諷資本主義,將許多美式資本主義符號和象徵罪惡的圖樣混合;又例如以童軍團設計主軸,將戶外活動風格融合環保生態意識的元素。經過「Filter017」的整理,傳達出不同於一般美式街頭潮流的在地風格。





臺灣製造 在地生根

在業界闖盪到現在,從最初的接案設計,到擁有品牌和產品線,九年來其實從來沒有真正順遂過。但公司逐漸從兩人合作到現在包含企劃、行銷和銷售端的團隊規模,也是當初所料想不到的。2011年,林易慶與柯婉雯更將原位於臺北市的工作室搬遷到臺中市,在工作室的一樓開起了第一家以「Filter017 CREALIVE」為名的品牌形象店。

「美式皮,在地骨;潮流殼,設計魂」是林易慶和柯婉雯對「Filter017」的形容。「Filter017」的產品之中,除了少數皮件在臺灣沒有製造廠,只好轉往大陸製造之外,大部分的產品都是靠著團隊一步一步尋找適合的臺灣廠商來製造。在辛苦創業之於,也看到了目前臺灣傳統製造產業的衰敗與凋零。由於深深了解臺灣設計市場買斷僵化的形式,自去年起「Filter017」開始主動向臺灣的品牌廠商提出合作企劃,希望未來能夠以異業合作的模式,扭轉設計市場環境。

「Filter017」一路走來步履維艱,在接案設計師被惡劣的市場環境壓榨,與臺灣傳統製造產業的人力凋零之間,林易慶和柯婉雯試圖以設計主導品牌價值,走出一條與前人不一樣的路。「對後面的設計新血來說,也算是個鼓舞吧!」

*文章內容出處-新北市文化季刊011*
go to Top

掃描加入 Filter017 微信官方帳號

掃描加入 Filter017 官方 Line@